VOGUETOP第一时尚-阅时尚 悦生活

VOGUETOP第一时尚-阅时尚 悦生活

“慧言耸听”--话说华服创新好困惑

2021-10-26 来源:VOGUETOP第一时尚 编辑:voguetop
摘要:作者 | 毛立辉 在创新华服的觉醒年代,中国服装界非著名设计师叶锦添,为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设计的圆立领领奖服,将运动服的礼仪意象营塑出端庄温婉、伟岸优雅的表情,通过中国运动员向世界展示了华服礼仪的时尚魅力。 奥运会领奖服是有其规则的,既要体现
作者 | 毛立辉

在创新华服的觉醒年代,中国服装界“非著名”设计师叶锦添,为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设计的圆立领领奖服,将运动服的礼仪意象营塑出端庄温婉、伟岸优雅的表情,通过中国运动员向世界展示了华服礼仪的时尚魅力。

奥运会领奖服是有其规则的,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和领奖者神圣庄重的礼仪表情,又要让观赏者欣赏到运动竞技性和领奖的严肃感。

叶锦添告诉记者,这款用四年时间设计出来的奥运领奖服,没有用中国符号化元素来限制领奖服的想象空间,而是选择了能体现着装人挺拔、严谨、庄重感的圆立领,和表现着装人精神状态飞升这两个代表东方的意象,进行更深层的表达,以体现人的衣装气韵和运动员的精气神。

从用一阳一阴红白两色中国味道产生的古典平衡,到以聚集热烈的红,与包容无限的白形成的矛盾性,从一直延伸至丹田的领部线条写意的中国灵感,到以更从容、更大气的结构廓形显现着装者气质的中国精神,看似简约至极的奥运领奖服,充满着古老的中国智慧。

但有人说,中国奥运领奖服虽揭示了特定场合华服礼仪的时尚魅力,但这款领奖服如参加国内热火朝天的华服设计大赛,未必能入围。因为这款设计理念的表达,与国内服装设计界多年形成的获奖标准,并不相符。

有心人仔细研究了近年来多个华服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还真的没有找到像中国奥运领奖服这样既没有传统图腾、又没有繁琐的民族元素堆砌,既没有汉服廓形,还能在现代生活中实穿、简约且能表达礼仪情感的华服。至于大赛主办方企望发现的代表国家形象的礼仪服饰、体现各民族百姓节庆礼仪的服饰,少有作品体现,或许有像奥运领奖服这样符合生活礼仪需求的设计,但没能入了评审的法眼。

2021年,中国服装界更是罕见地出现了在两个相同的时间启动、相同的范围征稿、相近的时间评审、决赛,竞技内容不仅相似,就连主办单位都有相同之处的华服设计大赛,以打垒台的阵式将华服设计创新推升至了高潮。

然而,尽管如此,设计大赛热热闹闹地结束后,依旧没能创造出令国人耳目一新、令世界为之感动,充分表达中华民族礼仪情感的华服来。反观服装界30多年来以大赛创新华服的设计实践,留给我们的反思是深刻的。

华服情感需礼创新

在中华衣冠文明中,华服作为具有尊重对方,约束自我,显现荣誉等礼仪文化和体现仪表、社交、仪式等伦理标志的特殊服饰,以其充满尊天、隆祖、明礼、尚义之义涵,和在道德精神上勉人向善的自律与节操的思想表徵,在世俗生活中因能写真衣装者思想、体现礼仪情感而独具时尚魅力。

将这些理念引入设计创新,相关华服设计大赛在征集作品的文件中,都对作品在传达世俗礼仪文化表达方面有鲜明的要求,各大赛组委会还安排专家学者到各高校去宣讲华服精神,研讨华服情感内涵的时代表现,可以说比许多服装设计大赛所下功夫都多。

作者有幸观赏了2021年相关华服设计大赛入围作品,观赏了中国国际华服设计大赛的近千幅参赛作品发现,我们设计的华服是给什么人穿的,是在什么礼仪场合表达什么礼仪情感的这个服装设计的基本问题,许多设计者都难以表述出来。华服设计大赛只不过被当作了一个以中国元素为灵感的普通设计活动,至于选手们运用的中华元素文化内涵,从参赛作品看,许多设计师虽知其初始含义,但如何用这些元素去表达现代礼仪的时尚文化,几乎没有眼亮的新意。

在华服创新大赛中,设计者们为何对服饰礼仪情感的表达难有作为?决定作品入围、获奖的评审者们,是否把礼仪时尚的创新作为了入眼的标准?关注大赛的媒体们,为何喜欢是把传播点用在活动流程和领导职务的交待上,而不是落墨华服文化内涵的挖掘中……解析其原因是复杂的。

千百年来,华夏民族的国家缔造者及精英们,认真设计着不同的礼仪服饰作为人类心灵住所,用衣冠体制,昭示礼制、盖取乾坤,使人类文化与思想建设不断走向新的阶段。但如今,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昌盛、科技发达、文化繁荣,与之匹配、体现礼仪文明的衣冠制度创新却严重滞后,合于人生之需的礼仪规范急需完善,维系社会交往的礼乐精神正在消失,国内服装设计教育对民族尚礼精神传承的缺失等等,都与华服文化创新表现不佳,不无关联。

华服礼制需心传承

虽然,华服设计大赛的创办者们,都将回归华服礼仪文明,创新传统衣冠制度,复兴民族优秀文化,作为大赛的重要目的,如中国国际华服设计大赛为了鲜明华服时尚文化,组织专家学者研讨华服定义、出版论文集,制定了在赛事过程中加大华服文化学习交流的方案;如有的华服装设计大赛为吸引更多设计者参与创新华服的事业,设立了高于国内历届服装设计大赛的奖金,并多次深入许多高校征集作品……但参赛者的专业素养和国内服装设计大赛的习惯思维及传统操作流程,使得华服设计大赛的种种创新构想难以实现。

如参加某华服设计大赛入围决赛的30位设计者,接到制作服装参加决赛的通知后,有3人选择了弃权退赛。这些服装高校设计专业学生退赛的理由五花八门。从一退赛学生作品看,此设计用解构的手法将多种中西元素堆砌一身,但表达什么礼仪内涵却很难说清,经交流,这位的退赛理由令人大跌眼镜:她不知该如何将效果图做成服装。

中国国际华服设计大赛组委会计划通过赛事活动,创建一个学习交流华服文化群体,与参赛者建立起了400多人的微信群,并打算结合大赛进程,陆续邀请专家学者通过网络对参赛者进行培训,没想到的是,大赛入围作品一公布,立马就有两百多人退群。在群的学生则不希望公布自己的作品,不想与专业人士交流。有人说,此赛没入围,征稿的大赛多的是,干嘛在这里浪费时间。

服装设计实践性极强,参加设计大赛本是个极好地学习实践机会,全国两百多所有服装设计专业的高校学生,自然成了各大赛参赛的主力军。随着设计大赛奖金越来越高,一些高校已组成大赛产业链,有公关评委的,专门聘请常出任大赛评委的名师担任客座教授,有为弯道超车的,花钱请职业设计师辅导或帮助参赛,有老师开设工作室,专门制作学生参赛服装的……种种现象表明,当今参加设计大赛,羞谈学习交流提升专业素养,直奔名利而去是其根本。所以,才有了某华服设计大赛决赛刚结束,获奖选手在后台就开始嚷嚷要组委会兑现奖金等怪象。

作为国内众多服装设计大赛的缩影,华服设计大赛显现的问题是种普遍现象。如此参赛大军,有谁会用心去研究华服礼仪的情感内涵?有谁会用心去创新华服的时尚表情?又有谁会去担当传承华服礼制的时代责任呢?

华服大业需责坚守

创新华服,让中国人早些穿上表达民族世俗情感和国家礼仪文化的服饰,是亿万百姓的殷切期望。复兴中华服饰文明,重构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礼制,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则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

我们欣慰地看到,一批为振兴民族华服文化的有识志士,在推动华服创新发展的事业中不懈努力、奋不顾身:如创办中国国际华服设计大赛的山东服装设计协会会长周锦,不惜卖掉自己的两套商品房来解决大赛经费问题;为给华服设计大赛的文化传承、元素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一批专家学者翻书山探学海,用最短时间撰写出版了《中华传统礼仪服饰与古代色彩观》专著,填补了华服研究的空白;为推动华服设计大赛发展,中国国务院网站、中国网、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中国纺织出版社等一批权威媒体,通过创办华服志专栏和大量的时实报道,向国际社会宣传推广华服文化、华服设计创新活动不遗余力……但这种种努力与当下思维传统、模式老化、热衷做秀、无视社会需求的所谓设计创新活动的习惯抵力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华服设计大赛出现的遗憾不是偶然现象。据调查,国内许多设计大赛重格局不计成果、重形式不求创新、重做秀忽略文化等问题有过之而不及,大赛表露出来的种种浮燥之举,或许是发掘创新人才平台的服装设计大赛,近年来始终出不了名师的关键。

创新华服的觉醒年代,我们虽然看到一些设计创新活动开始出现了政府机构的影子,看到了一批社会资本开始关注着华服创新的相关项目,看到了一些专业的设计机构开始改变华服创新的传统模式,看到了大批设计人才正积极地投身到华服礼仪情感创新的挑战……但这些与民众热爱中华文化、期望投身到创新华服伟大事业、复兴华服时代精神的热血愿望相比,与已启动的复兴华服时尚礼仪体制的伟大工程相比,与和平崛起的中华民族,期盼有代表民族文化自信时尚形象的迫切需要相比,与我们日新月异的国家,急待出现能体现大国性格、气质和实力身份的时尚符号要求相比,仍微不足道、相差甚远。

复兴华服礼仪文化,创新传统衣冠礼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内容之一,华服创新,担负着推升中华衣冠礼仪文明重返世界巅峰的责任。责大于天,任重道远。



作者 | 毛立辉(中国著名时尚评论专家)

图片来自:山东广播电视台、中国网、国家工艺美术平台及网络


本文为 《时尚在线》专栏特邀专家:毛立辉的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时尚在线》观点。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VOGUETOP第一时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26159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精彩推荐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18 vogue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时尚网
苏ICP备180348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