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GUETOP第一时尚-阅时尚 悦生活

VOGUETOP第一时尚-阅时尚 悦生活

另类单亲妈妈:年轻人要有爱和安全感才生孩子,而我完全相反

2018-06-30 来源:凤凰读书 编辑:英格
摘要:另类单亲妈妈:年轻人要有爱和安全感才生孩子,而我完全相反

>>> 人人都有故事

这是有故事的人发表的第1105个作品

作者:英格

孩子是上天赐给我的玉液琼浆,无论经历多少痛苦,我也要努力端起它,一饮而尽。

年轻一代要很多很多的爱和安全感才去生孩子,而我通过爱孩子,自己生长出爱和安全感,然后给予孩子。我始终觉得,任何从外部获得的力量,终究有消失的一天,如果不从自己内心生长出力量,一生都在依赖。

19岁诊断出子宫内膜异位的时候,我在北京读大学。京城四月的某个午后,因为痛经晕倒,我被送进医院,随后查出子宫后部长了个囊肿。那是90年代初,腹腔镜还是新鲜玩意,我成了这家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首例。当时的医生们并不熟悉仪器的使用,在我打完麻药躺上手术台后,仪器出现故障,我又被完好无损地推回病房。这个囊肿随着我的毕业,和我一起回到南方,直到工作的第二年才在广州被完全从子宫剥离掉。广州的手术做了近7个小时,我在术后出现高热,40度烧了七天七夜,烧得我像活在炼丹炉里。依稀记得眼前一会儿一群人,一会儿一个人,一会儿漆黑,一会儿刺眼,身体完全处于漂浮的状态。从死神身边擦过的日子,我听到最残忍的一句话:"你可能没法怀孕生子了。"

这个结论像一道催命符,和我相恋近十年、结婚一年的初恋男朋友,选择离开了我。从人性的角度,我能理解;但从年轻而又稚嫩的爱情的角度,我无法理解,极其痛苦。每个女人年轻时总以为自己的爱情是独一无二、世间仅有的,自己为爱情所做的牺牲是伟大的,所以想当然地以为别人也应该为爱情做牺牲。当我年近四十再回头看这一切,春花秋月、海誓山盟,都已随风飘逝,心为此再痛一下的可能性都没有了,因为生活以比爱情的痛苦更痛苦的方式稀释了记忆。

新世纪元年我踏上欧洲,开始留学生涯。卡尔·马克思的故居离我的房子只有100米,我常常看到成群成群的中国人来参观,而我自己对此却没有任何兴趣。考语言、打工、上课、学习,早出晚归,忙碌的生活让我忘记了中国的一切。生活常常以开玩笑的方式告诉人们真相,在我忘记自己不孕不育的时候,我怀孕了。

那个春天,我和孩子爸爸在科特布斯的树林里散步,我把怀孕的事告诉他。

"我怀孕了,你怎么看?"

孩子爸爸没有表示惊讶,用雪一样平静的声音回答我:"怀了就怀了呗。"

"不管你要不要他,我要他!"我像一头怀孕的母狮恶狠狠下意识地护着肚子。

"嗯,那就要。"依然是雪一样平静的回答。

我们在要孩子的事情上达成了共识。

"你想结婚吗?"孩子爸爸看着我的眼睛。

"不想。"

"我们不在一个城市,你以后一个人带着孩子读书,很辛苦的。"

"那就辛苦吧,怎么活不辛苦呢?"因为孩子的到来,因为孩子爸爸的认同,我内心充满力量。

孩子爸爸把我搂在怀里,轻吻我的额头。

我回到马克思的故乡,一边读书一边为孩子的出生做准备。

那时的中国留学生穷,我算稍微富裕一点的,不需要靠打工准备签证费。尽管如此,节衣缩食是每个留学生的常态,我也不例外。

怀孕时,我大多吃廉价超市里买来的面包,牛奶,蔬菜,为孩子一周吃一次鱼,之外几乎没吃过肉,因为肉贵。我相信,过去在海外的留学生都没怎么吃过肉,除了看看廉价超市里那些含有防腐剂的熟肉。香肠、新鲜猪肉、新鲜海鱼,都是梦里的大餐。所幸德国的空气清新/水干净,即使是廉价的牛奶和蔬菜,质量和营养上都有保障。因为节省生活费,我没敢下馆子,也不在学校食堂吃饭。我为了肚子里的小生命,每天带着面包,牛奶和一个水果回学校上课,放学经过卖香肠和鲜肉的商店,都绕着走,怕忍不住跑进去买一次,那下半个月就要喝西北风了。

暑假来临,父母给我来电话,问我回不回国,问我生活怎么样,我都简短回到:一切都好。我知道我的父亲不能接受一个未婚生育的女儿,那对他是耻辱。他的耻感来自东方文化传统的说教,但在我看来,生育与结婚是我自己的事,和谁有关呢?如果我承担了我的命运,我承担了我孩子的命运,谁还能从中获得利或弊呢?我对父母守口如瓶,保持缄默。

肚子在"饥肠辘辘"中一天天长大,我越来越思念孩子爸爸。一天我突发奇想,在小城广场上买了农家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兴致盎然地坐上火车,去门兴格拉德巴赫看望在那打工的孩子爸爸。我要给他一个惊喜!结果孩子爸爸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吓。我到达门兴的当晚得知,当地的工厂已没活可干,孩子爸爸一周前已去了慕尼黑的宝马工厂!

在火车站和孩子爸爸通完电话,已是晚上九点。失望、沮丧、疲惫、饥饿,寒风似的包裹着我。我突然感觉很凄凉,独在异乡,身怀六甲,举目无亲,不知何时能吃上饭,不知何处能躺下休息。孩子估计是饿极了,在肚子里拼命踢我。

我在夜色中前行,踉跄间找到一辆出租车。司机人好,看我可怜,半价把我拉到最近的青年旅馆。旅馆老板给了我一个大房间,让我安心睡下,临走时对我说:王女士,很抱歉我们已经没有食品供应,只能给你一个安静的住处。我谢过老板,独自躺在空空的八人间里默默流泪。孩子一脚一脚继续踢我,提醒我他饿了。为了孩子,我含着眼泪硬着头皮,把那篮新鲜的蔬菜生生地吞了下去。

后来那些难熬的岁月里,我总能记起孩子踢我时的感觉,它给了我一种意志:我活好了,他才能活好!

生活不总是情感澎湃,而是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激情只有落到生活的细节里,才能长久浸润灵魂。

孩子出生在秋天的尾巴里。春播秋收、瓜熟蒂落,这是个合乎天时的孩子。孩子出生时,孩子爸爸过来陪我,给我做了一顿从怀孕到生产吃上的唯一一顿木瓜炖鸡。一周之后,孩子爸爸匆匆赶回学校上课。我没有坐月子,出院后马上开始上课、考试、买菜、做饭的生活。生活里多了喂奶、换尿布、带孩子打疫苗等等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必须增加的步骤。

我住在一个四层木房子的顶楼,没有电梯,每次买菜买米都耗去我半条命的力气。每到这个时候,我先把孩子拎上楼,把他安顿在摇篮里,然后下来把米和油搬上去,再下来,最后把一周的菜扛上去。每次搬完菜,我都觉得自己要死过去,可是孩子嗷嗷待哺的哭声,又把我从几乎气绝身亡的境地里拉回到尿布奶瓶的现实中来。累得连哭都没力气的时候,我总想,这个家伙是上天安放在我身边的警钟,它时刻提醒我:不能倒下,不能气馁,不要绝望。

一个人带着孩子读书,是我此生的壮举。孩子似乎明白我的苦心,在课堂上从不哭闹。因为我带着孩子上学,每次上课,同学们主动把门口的位置留给我。我一边听课做笔记,一边抱着孩子。孩子饿了,会小声地"呀"一下,我心有灵犀地把他抱出教室。每逢考试,监考老师里总有一个人在外面给我看孩子。我在安静的考场里总能隐约听到教室外面老师逗孩子的声音,

"你妈妈在考试呢,你要乖乖的。"

"小可爱啊,你妈妈很厉害哦,你长大会不会像她一样勇敢?"

"hi,小老鼠,小甜心,再等一下,妈妈快写完了。"

我多么感激德国大学的老师们,他们用爱心和我一起抚养我的孩子。他们并没有因为我是单亲妈妈而低估我的学习能力,也并没有因为我是单亲妈妈而可怜我,让我卷铺盖回家带孩子。他们尊重我、帮助我、平等对待我,这一切让我终生受益。

有了孩子的日子,岂止是充实?简直是充实得要爆炸。我每天晚上七点放学回家,孩子早已饿得呱呱叫,我的乳房胀痛难忍,恨不得拉来一张成人的嘴让他两分钟帮我把奶吸干净。当我把奶头塞进孩子的嘴,孩子像牛饮一样,吸得奶头都要裂开。孩子吃饱后,我的乳房干瘪成一只下垂的布袋,人也饿得前胸贴后背。一直忙活孩子到晚上九点,我才开始吃自己做的饭,常常累得连端筷子的力气都没有。孩子睡着后,我把孩子放在脚踩的摇篮里,一边写作业一边用脚摇晃他。我住的阁楼有个窗户,望出去是栋居民楼,隔三差五能听到年轻人聚会的觥筹交错之声,我和他们年龄相仿,但因为我是留学生,是母亲,我必须承担这些身份带给我的责任。

岁月因为孩子的到来加速往前推进。孩子就像乘车时一排排往后倒的树,他成为时间在生活中最具象化的代表。没有孩子的人怎能知道岁月为何物呢?每天都相似,每天都蠕动,人在相似中很难感知成长和岁月的流逝。我感恩孩子,他用生命为我打开成长的天窗,让我触摸到人与生命交汇时的暖流,人与时空交汇时的奇妙。

孩子长到四岁多,我的学习进入尾声。然而,长时间的辛劳和透支耗尽我身体的元气。回国前两个月,内分泌失调引起胃液倒流,倒流的胃液灼伤了我的食道,我做毕业论文时一口一口吐血,吓得旁边的同学赶紧送我去医院。在我住院期间,孩子由他爸爸看管。孩子爸爸读书的费用全部靠打工维持,所以只要有活,孩子爸爸都接。我住院的时候,孩子爸爸接了工地的活儿。为了多挣一点钱,他把孩子独自锁在家里去上班。那天,我在医院里总感觉不对劲,偷偷瞒着医生把病号服换了,溜回家去。打开门时,我吓一跳,孩子爸爸不在,只有孩子安安静静地睡着。孩子睡得香甜,我却吓得手脚冰凉。这是德国,如果孩子醒来找不到父母嚎啕大哭,邻居就可以报案,那么法官就会以父母失职为由,剥夺我们的抚养权。我的孩子,用他的乖巧弥补了我们做父母的过错,我该怎样感谢他啊!

十几年过去了,孩子从喃喃耳语、嘤嘤可爱的小家伙长成了一米八五的小伙子。他经常锻炼,长出了六块腹肌和宽厚的胸肌。每当他把我搂进宽厚的胸膛,我听到他有力的心跳,就感到无比欣慰。当年,他听着我的心跳来到这个世界,听着我的心跳感知到妈妈的存在,听着我的心跳获得满满的安全感,然后在这个心跳的支撑下,健康快乐地探索世界,慢慢长大。

后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里的痛苦,但痛苦对每个人的意义却不一样。心理学意义疗法的创始人弗兰克尔通过自己和自己对话,最终活着走出奥斯维辛,并写下了那本融个人传记和意义疗法为一体的"Man's searching for Meaning"(《活出生命的意义》)。他告诉我们:只有站在痛苦之上,我们承受过的痛苦才有意义。

·End·

责编:糖糖

(微信号:491509108,

有好故事的或其他事宜请加,

添加请注明事宜)

本文版权归属有故事的人,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阅读更多故事,请关注有故事的人,ID:ifengstory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人人都有故事

    

投稿邮箱:istory2016@163.com

合作邮箱:story@ifeng.com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VOGUETOP第一时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26159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18 vogue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时尚网
苏ICP备180348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