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GUETOP第一时尚-阅时尚 悦生活

VOGUETOP第一时尚-阅时尚 悦生活

丢勒 • 无与伦比的一代巨匠

2018-06-30 来源:搜狐 编辑:玝森
摘要:丢勒 • 无与伦比的一代巨匠

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年5月21日-1528年4月6日,金牛座)德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同时还是一位建筑师和艺术理论家。同时他还精通几何学、数学、宗教和占星术,还懂得当时被看做是“贵族语言”的拉丁语和意大利语。被誉为阿尔卑斯山以北北方画派的达芬奇。

丢勒13岁时的自画像 奥地利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

丢勒早在自己13岁时(1484)就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形象生动、逼真,比达芬奇创作的那幅有名的自画像(ca. 1510-1515)还要早二十多年。在其一生之中,共创作了近十幅自画像,包括速写、素描、版画和油画等创作手法,其创作的自画像大多具有严整细致的特征,艺术表现力与后来的伦勃朗遥相呼应。因此,丢勒被誉为“自画像之父”。

丢勒20岁时的自画像

作为自画像之父,他是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这幅是丢勒20岁时的自画像。侧面45°的展示说明了在作画时镜子的缺失,而对于很多细节,如嘴唇的柔软度,脸颊,脖子的阴影,衣服的褶皱等的处理又说明了艺术家曾经面对镜子的细致的审视和观察。

丢勒26岁时的自画像(戴手套的自画像)

此画又名《戴手套的自画像》,这是丢勒26岁时画的著名的自画像。画面上,丢勒一幅潇洒的骑士模样。他内衬镶有花边的百褶紧身衣,外穿滚着黑边的紧袖外套,头戴一顶黑白条相间的软帽,手握白色手套,肩上披着一袭褐色斗篷。这是德国当时最时髦的青年装束。丢勒卷曲的长发,随意披落在两肩,一撮稀疏的褐色胡须,使26岁的他显得老成持重。画面的背景,是一扇敞开的窗户,窗外依稀可见夏日北欧美丽的风光。窗外的风光隐喻着丢勒那段翻越阿尔卑斯山,前往意大利的难忘之旅。自画像在16世纪的欧洲并不普遍,丢勒创作的一系列自画像,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件非常哥德式的举动。

28岁时的自画像

在丢勒的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快乐和愉悦,他的作品中总是隐藏着很多深深的忧虑,思考,判断和反省,也流露出这个民族天然的哲学性的,对人本身的复杂和更深层次的解读。

丢勒父亲像1

丢勒父亲像2

丢勒自画像作品中的冷静,反省和思考同样也被他注入到了其他肖像作品中,他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有着同样的冷峻,深沉。和佛罗伦萨传统不同,这些肖像背景都是纯色暗淡的,和达芬奇希望能在肖像画背后引发另外一种环境不同,丢勒希望观众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肖像本人,去试图通过他的神态,姿势,眼光,手势等去理解他是谁?做什么?思考什么?抑或是反映出了观察者的态度。

戴礼帽的无须男子

约翰内斯·库斯皮尼安博士

丢勒现存的作品有1000余件,包括版画、油画、水彩画和素描。其中,以版画最具影响力。他还是世界上最早创作水彩画的画家之一。丢勒主要的作品有《戴手套的自画像》、《亚当与夏娃》、《海怪》、《启示录》《念珠节》、《基督大难》、《伟大的命运》、《骑士、死神与恶魔》等。

威尼斯妇人像

兔子

这幅丢勒素描写生作品最有名的《兔子》中,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兔子的灵活,皮毛的光影,似乎可以听到兔子咀嚼的声音,这是绝对高度写实的艺术。

同时代的意大利画家是不会画这种题材的,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神权,贵族,平凡人才是最重要的主题。而这些来自田野山间的动植物从来都不值得表现。而在这点上,丢勒更像中国画家,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个部分。而和中国山水画院画家不同的是,中国传统艺术讲究的是“虚和神”,而丢勒作品如照片一样真实。

丢勒的写实作品对后代有着巨大影响。这种通过堆叠细节达到细致的方式影响到了后来的前拉斐尔画派和印象派,只不过一个是学习,另外一个是反叛。

The Great Turf 青草地 水彩 1503年 41×32厘米 藏维也纳阿尔特版画收藏馆

除了创作版画以外,丢勒也创作了大量的油画作品,这些都反映出他精妙的艺术造诣及其对于基督教的深刻理解,代表作为《亚当与夏娃》《圣三位一体的崇拜》以及《四使徒》。

亚当与夏娃

这幅作品在表现风格上,明显受意大利画风影响。每个人体都沾满画面空间,成为可以独立的人体作品。夏娃动作优美,富于舞蹈性,左手去摘树上被禁的"罪恶之果",右手扶在树枝上,双脚一前一后,婀娜多姿,显示了女性的妩媚与青春活力;亚当带有明显的古希腊风格倾向,更内在,也更平静,左手捏着带叶的苹果,右手摆向后面。亚当和夏娃互为呼应,夏娃脸部呈现出的微笑,反衬出亚当的内心惶惑。

《亚当与夏娃》透露出强烈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特色,然而人物的姿态以及整个画面所给予人的静穆之感又带有强烈的北欧气息,画面描绘出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情节,两人的违约之行在被耶和华神发现之时,正在用枝叶遮羞,无论人体、植物还是蛇的描绘都栩栩如生,完全遵照科学的透视方法。

《四使徒》是丢勒晚年创作中的成功之作。这幅油画不仅体现了丢勒的人文主义思想,还蕴含着他对宗教改革的鲜明态度。全画是在两块狭长木板上完成的,左边一块,画的是约翰与彼得;右边一块,画的是保罗与马可。4个人都是《圣经》传说中的著名人物。他们或面目慈祥,或神情威严,或双目犀利,或举止收敛,他们代表着4种典型的性格。丢勒创作此画的目的,旨在塑造德国社会改革的推动者和捍卫真理的保卫者,同时通过正面理想形象,发表自己的政治宣言。大胆奔放的笔触,沉郁浓烈的色彩,凝聚着日耳曼人的性格特征,是丢勒晚年在油画技法上的革新。

《四使徒》是一幅双联画,由两个画面组成,每个画面为215厘米×76厘米,左边画面描绘的是身穿绿色内衣红色外袍、手拿经书的年轻约翰以及身穿蓝色外袍、手拿金钥匙的彼得,右边画面描绘的是身穿米灰色外袍、手捧经书并拿利剑的保罗以及露出机警眼神的马可。人物的不同性格通过服饰、道具和面部神情鲜明生动地刻画出来,其中约翰属于胆汁质性格,彼得属于粘液质性格,马可属于多血质性格,而保罗则属于胆汁质性格。约翰的红色袍子传递出一种热情和乐观,保罗的米灰色袍子则给人以冷静和思虑的感觉。两人的袍子露在外面,显得宽松,让人感到达观而坦荡。这件作品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丢勒高超的写实功力,成为德国艺术的写实风格与意大利艺术的典型塑造的完美结合。丢勒在这幅画的下部写了题词:“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愿所有执政者时刻戒备,别把谬言视作神谕,因为上帝从不给自己的话增减只字。为此,我希望大家聆听这四位至尊至善的使者的劝告。”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丢勒借着绘画在向世人传递神的话语和真理,这足以透露出他深彻而诚挚的宗教情怀。

在作品《四使徒》中,每个人物的脚下都配有一段圣经文字,英国艺术史家威廉·马丁·康韦(William Martin Conway)通过考证认为,这些经文明显来自路德在1521年翻译的德语版《新约》。可见,丢勒在神学知识和思想上是深受马丁·路德的影响的,除此之外,丢勒还对文学、科学等学科有着较高的兴趣,并在晚年1525年之后致力于美术理论的研究,写成了《测量指南》《比例论》《城防指南》等著作。这些足以表明,丢勒的艺术创作绝对离不开自身的神学修养及其信仰情怀。

圣人们的会晤

圣三位一体的崇拜

《圣三位一体的崇拜》是受富商委托,为一个照顾贫苦老人的机构——12兄弟会所画。这件作品成为了丢勒描绘宏大的崇拜场面的代表之作,构图结构严谨,层次鲜明,颜色丰富,人物繁多,给人宏大而神圣之感。画面分为上下左右四大部分,上部、左部和右部描绘的是天上的场景,上部分中天父将一块巨大的象征荣耀的披风披在耶稣身上,圣父、圣子周边有一群天使在鸣乐赞美;左部分是圣母玛利亚率领着一群殉道者;右部分是圣胡安以及身后跪着的一群先知。下部分描绘的是地面情景,教皇、主教等教会人士列队进行崇拜,而非教会人士在跟随其后。画面的最右下角是丢勒本人的形象,他手里正拿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作品的创作日期及自己的相关简介,饶有趣味。

万名基督徒的殉教(局部)

圣母的欢乐

四骑士

对丢勒的理解,若是单纯停留在其技法的层面,实属浅薄。丢勒的艺术创作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紧密相关的,更为重要的是,对丢勒作品中精神意涵的分析和解读更是脱离不了他本人的精神背景,亦即他的基督教信仰。1471年,丢勒出生于德国纽伦堡,当时的纽伦堡黑死病蔓延,战争不断,天灾人祸横行,整个社会蔓延着末日来临的恐惧气氛,当时的大部分人因此而在心底里深藏着世界末日的情结,丢勒亦不可避免,而他的一系列基督教绘画便是在这样的时代精神背景下产生的。

1498年,25岁的丢勒创作了他的一系列版画作品《启示录》,这组作品成为了他在艺术史上的代表性作品。《启示录》取材于新约圣经最后一卷书《约翰启示录》,以强烈的寓喻手法预言了当时罗马帝国必将没落的现实,充满着神圣的异象。在创作这一系列版画之前,丢勒刚刚游历完西德和意大利,并学习了两地不同的绘画技巧,然而在这幅作品中,丢勒却隐蔽掉了两地的绘画风格,而表现出独特的绘画风格来。《约翰启示录》以当时罗马帝国的尼禄大屠杀为背景,尼禄是当时罗马帝国的皇帝,以凶残著称,他极力迫害当时的基督徒和犹太教徒,以至于引发犹太人的强烈抗争——犹太教徒巴勒斯坦大起义(166年)。犹太人当时在抗争时杀了在耶稣撒冷的所有罗马人和罗马支持者,为了报复,尼禄下令在塞拉利昂一天就杀了大约两万名犹太人。尼禄及其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当时很多人的不满,很多基督徒为此感到绝望和悲哀,所有这些情感最终沉淀而铸成了《约翰启示录》,其中的巴比伦便是隐喻罗马帝国。

尼禄时代,世界末日情结因其残暴屠杀而广为传播,丢勒的时代亦是如此。作为一个有着深刻基督教信仰感悟的艺术家,丢勒亦深深地苦恼于世界末日情结所带来的恐惧之感,为此他创作了系列版画《启示录》,该系列共有15幅作品,其中最为后人所熟知的当是《四骑士》。该作品原作面积39.5×28.5厘米,取材于《约翰启示录》第六章七、八节:揭开第四印的时候,我听见第四个活物说:“你来!”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灰色马,骑在马上的,名字叫作死,阴府也随着他,有权柄赐给他们,可以用刀剑、饥荒、瘟疫(“瘟疫”或作“死亡”)、野兽,杀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画中的四个骑士分别象征征服、战争、饥荒和死亡。从右上往左下看,第一个骑士手持待发之弓,象征着征服;第二个骑士手握重剑,象征着战争;第三个骑士位于画面的中心部位,身材壮硕而面带威严,手拿天平,却是象征着饥荒;最左下角的骑士伛偻着身子,瘦骨嶙峋,手拿三叉戟张目怒号,象征着死亡。右下角的平民百姓全部被他们践踏在地,最为左下角的狮子象征撒旦,正在吞吃着倒在地上的人群。整件作品借助衣纹、白云轮廓和人物的神情姿态,制造出一种强烈的动感,描绘出世界末日的鲜明景象,给人以巨大的警醒和告诫作用。

《启示录》系列版画创作完成并刊印发行之后,丢勒从1498年开始创作他的以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及复活为题材的版画作品,名为《大受难》,一直持续到1510年,同时完成了在1509年开始刻印的较小幅面的《基督受难》和《小受难》,一共37幅。1511年,又完成了《圣母的一生》,艺术创造力可见一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VOGUETOP第一时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26159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法律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18 voguet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时尚网
苏ICP备18034874号-1